欢迎您访问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黄冈要闻 >> 正文

文明乡风添彩山乡美好生活——罗田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透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黄冈日报    更新时间:2018/5/8

  “大操大办弊端多,致富路上有坎坷,天天要还人情债,哪有精力致富快……”4月20日晚,罗田县河铺镇林家咀村文艺宣传队在村文化广场表演《大操大办弊端多》节目,引起现场乡亲共鸣,赢来阵阵掌声。

  当晚,30多公里外的白庙河镇付家庙村也在火热上演文艺演出,欢笑声、喝彩声不断。

  村村建文艺宣传队,组组都有表演绝活。一方方小舞台,成为群众施展才华的大天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传唱着罗田向善向上“好声音”;一场场亮点纷呈的表演,添彩山乡群众的美好生活。

  2017年以来,罗田县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引导村民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共建美丽乡村,共创美好生活。文明新风吹遍罗田大地,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乡村焕发出别样的美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以支部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凝聚力

  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罗田县凤山镇严鱼丘村文化广场,依山傍水,绿树掩映,花团锦簇。

  广场右侧,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巨型展板引人注目。位于广场中央的百姓大舞台,仿古的设计,手绘的图案,古朴典雅。广场高处,有标准的篮球场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农民讲习所、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妇女之家、村史展馆、图书室等一应俱全。

  村党支部书记陈少秋说,村里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起这个文化广场,既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场地,也为村支部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阵地。现在村民抹牌的少了,跳广场舞的、打球的、听讲座的多了;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的少了,讲卫生、爱护环境的多了……

  严鱼丘村的美丽蜕变,是罗田县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动力。如何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丰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催生乡村振兴新动能?

  罗田县委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工作,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的“支部引领、乡风文明”活动,掀起乡风文明建设阵阵热潮。

  乡风文明建设试点先行。县委确立了全县107个基层党建“整县推进”示范村,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试点村。由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文明办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县组织、统战、民政、环保、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安排资金和项目支持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支部是关键。该县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着力把支部建成乡风文明建设的战斗堡垒。按照活动方案,各村支部迅速行动——

  成立理事机构,让乡风文明建设有组织来抓。全县147个村组建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及相关分支机构,制定章程,明确办事流程。

  加强硬件建设,让乡风文明建设有阵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全县兴起建文化礼堂、文化广场、文化墙、民俗馆、村史馆热潮,涌现出6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河铺镇16个村支部把农村宗祠转化为乡风文明教育基地。

  完善工作制度和村规民约,让乡风文明建设有规可循。全县413个村全部建立了操作性强、长效管用的推进村级自治和乡风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纳入村规民约。

  ……

  党风正则民风淳。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该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实行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广大党员干部率先签订乡风文明建设承诺书,履行红白事报告制度,自觉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支部引领,党员干部带头,让乡风文明建设的浪潮席卷罗田山乡大地,澎湃出强大动能。2017年,罗田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0004元,较上年增长9.46%;全县有18个贫困村出列,7043户贫困户20962人脱贫。

  以乡风文明理事会为抓手,发挥“五老”带动作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号召力

  红白事大操大办风在该县农村曾一度盛行,胜利镇李家坳村党支部书记李有平深有感触:“以前生孩子、满月、周岁、十岁、结婚、升学……全都要办酒。2016年,全村327户总共办酒席超过300场,仅礼金一项,我就支出几万元。”

  2017年初,李家坳村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规定只有结婚、老人过世才能办酒席,而且由理事会组织集中办理,每次不超过12桌,每桌不超过12个菜。通过乡风文明理事会,倡导村民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有效地遏制了红白事大操大办陋习,减轻了群众的人情债负担。

  农村地区线长面广,乡风文明建设仅靠支部的力量还不够。罗田县探索以乡风文明理事会为抓手,发挥“五老”辐射作用,打通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最后一公里”。

  各村支部通过分湾落、分小组召开群众会,层层推选,组建以“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老战士”等“五老”为成员的乡风文明理事会。“五老”乡贤熟悉农村风土人情,在群众中德高望重,影响带动力强,通过他们组织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活动,有效提高乡风文明建设的号召力和带动力。

  围绕“环境卫生有人管、矛盾纠纷有人调、红白事宜有人办、先进典型有人推、文化活动有人抓”的乡风文明建设“五有”目标,2017年以来,各村乡风文明理事会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到组到户,劝导村民移风易俗、遵守村规民约,遏制不文明现象;调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开展先进典型评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一年来,在各村乡风文明理事会推动下,困扰罗田农村多年的脏乱差、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风正气明显上升。

  “有事找乡风文明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已成为罗田乡风文明建设的轻骑兵,推动全县村组治理由干部“管理”向村民“自理”转变。该县以乡风文明理事会为抓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作法得到省委宣传部充分肯定。

  以创评活动为载体,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影响力

  春天的九资河镇河西畈村,风光旖旎,万木争荣。沿着干净漂亮的通村公路走进村组湾落,会看到这里的农家房前屋后整洁卫生,许多村民家张贴着“最清洁”红牌。

  而在一年前,河西畈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还十分严重。2017年4月,村乡风文明理事会开展第一次环境卫生评比活动,一些村民抱着与己无关的思想,不闻不问。一位村民对理事会的人说:“你们这是玩虚的,不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实惠。”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是什么让这里的环境发生如此巨变?

  “是因为发动了群众,发挥了群众主体作用。”村乡风文明理事会会长陈庆如说。

  村党支部书记张贵英带领党员和村乡风文明理事会成员进组入户,反复向群众宣讲整治村庄环境、共创美好生活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渐渐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广大村民自觉地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变。今年4月10日,陈庆如又带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群众踊跃争当“最清洁户”。

  群众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在推进“支部引领、乡风文明”活动中,罗田县以最大限度地组织群众参与为原则,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极大地增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和影响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群众。按照县委书记汪柏坤部署,县委宣传部全面启动“一村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活动,全县413个村全部建起文艺宣传队。白天从事生产的农民,晚上成了台上的演员。县委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双宣讲”“三下乡”、村级文艺宣传队演出活动的主要内容,让文明、健康、多样的文化艺术深入山乡百姓间。同时,也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文明乡风的积极力量。白庙河镇将古老的东腔、畈腔老剧新编,既传承了古老的东腔、畈腔,又唱响新生活;河铺镇将老百姓身边一个个孝德明星的故事编成相声、小品、歌曲在舞台上传唱,受到群众热捧;凤山镇将一个市场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故事演绎成话剧;匡河镇将乡风文明理事会评出的好媳妇、好婆婆在台上传唱……去年以来,各村文艺宣传队创作编排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好人好事、美丽乡村新变化等文艺宣传作品600多个,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520多场次,吸引群众35万余人次,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群众素质。各村结合村情,利用党员活动中心、道德讲堂等阵地,请领导专家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请身边的道德模范讲述感人的先进事迹;请乡村能人传授适用科技……多途径组织群众学习,全方位培训群众,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开展特色鲜明的创评活动激发群众热情。各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最清洁农户、最清洁湾落评选表彰活动,有效改变了环境脏乱差面貌,村庄环境美起来。持续开展道德评议,树立文明新风,乡风明显好起来……

  一个个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的乡风文明实践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成为建设乡风文明的行动自觉。去年以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有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荣获省“荆楚楷模”称号,16人荣获“黄冈楷模”称号。

  春风化雨,万象更新。随着乡风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文明之花在罗田大地绽放,结出累累硕果。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示范村镇4个,市级文明村10个。文明乡风正滋润着罗田大地,添彩山乡农民美好生活,添色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何运林 余平清 瞿慧一)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26号 邮编:438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