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黄冈要闻 >> 正文

大型现代黄梅戏《槐花谣》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黄冈日报    更新时间:2018/9/12

  9月6日至8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槐花谣》在这里大放异彩。

  “姐儿门前一棵槐,手攀槐树望郎来,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娘啊,不好说是望郎来,哥哥喂……”一声荡气回肠的唱腔,深深吸引住在场的观众。

  该剧以鄂东民歌“姐儿门前一棵槐”和鄂东民俗“‘革命鸳鸯’红兜肚”贯穿始终,通过送郎参军、磨坊洞房、被逼跳崖等场景,反映大别山老区人民对革命和建设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歌颂大别山老区人民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真挚情怀,塑造了以槐花和春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老区人民的光辉形象,将黄冈的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黄冈特色。

  声情并茂的表演、扎实的唱功、经典的台词、丰富的故事情节,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台上、台下呼应热烈。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现场十多次掌声和喝彩声把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结束时,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场,持续用掌声、叫好声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敬意,观众争相上台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今年71岁的曾庆云是北京本地人,演员出身,看完演出后非常兴奋:“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黄梅戏,这次亲临现场,非常震撼,感觉很有时代感,特别带劲,希望能经常过来演!”

  “无论是舞美、服装还是演员的表演,我都感觉非常大气,看完后受益匪浅,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学生卞凤玲由衷感叹。

  在北京工作多年的黄冈人陈永雄和吴彩云带着10岁的儿子慕名前来,“听说这里有家乡的黄梅戏,我们从北五环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看了之后非常感动,真不愧是黄梅戏,为家乡点赞,为家乡自豪!”

  深情倾注 精心排演

  5月28日,省文化厅发布“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演出工作的通知,由中国戏曲学院和黄冈艺术学校共同打造的黄梅戏《槐花谣》名列其中。收到进京演出的通知后,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相关部门、剧组迅速启动《槐花谣》的排练和相关筹备工作。

  梅兰芳大剧院是中国戏曲演出的高级殿堂,是专业剧团和戏迷心中的圣地。《槐花谣》如何“进京赶考”?

  “一定要让这部戏绽放魅力和光彩!不然对不起首都观众,对不起热爱黄梅戏的戏迷朋友!”黄冈艺术学校校长张安岚暗下决心。

  随后,剧组主创、主演等人员不畏酷暑,满腔深情投入排演。

  “一个唱腔、一个手势都有严格要求,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都会导致整个演出的失败。”演员王刚说。在他看来,付出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

  国家一级演员、槐花扮演者谢思琴回忆起排练的情景,感慨万千,“来

  到北京演出,我的压力非常大。槐花隐忍、坚贞、刚烈,情感起伏大,在排练时,需要认真揣摩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沉浸角色中去爱恨,我每次排练都哭到不能自已。”

  深邃的内涵、绚丽的色彩、多变的空间、强大的阵容、恢宏的气势,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槐花谣》不负众望,献给了首都观众一场高质量的戏曲大餐。

  专家评议 寄予厚望

  《槐花谣》唱响京城,广受好评。9月8日上午,专家们专门就此次演出召开座谈会,对《槐花谣》的艺术质量进行评议。

  “这部戏题材新颖,既保留了传统黄梅戏的原味,又融入了现代民俗歌舞,是一部难得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的大戏。”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给予褒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认为,该剧创作团队强大,演员表演入木三分,灯光和服饰都非常到位,整场戏非常流畅,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是一部集社会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黄梅戏代表新作。希望在现有基础上精心打磨,争取走上更高的舞台。

  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始人蔡碧霞是第二次观看这部戏,演出过程中,她几次落泪:“这次观看,我发现较之上次,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使得这部戏节奏更加紧凑,更加引人入戏。”

  张艳萍是豫剧名家、梅花奖获得者。看完演出后,她真诚邀请《槐花谣》剧组到河南演出。她饱含深情地说:“整个剧情非常真实,特别是演员的舞蹈和唱功,水平非常高,一个市级艺校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不简单!”(范小翠 凌敏)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26号 邮编:438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