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全国“四好农村路”管理现场会上,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为全国第二批117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授牌。在全省5个授牌的县市区中,黄冈市黄州区名列其中,并将获得1000万元国家奖励资金。
早在2007年,黄州区就实现水泥公路村村通,虽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场景已翻篇,但随着农村交通工具多元化、耕作方式机械化的改变,3.5米的路面宽度严重制约了交通的畅通和经济发展。“会车不便、过节就堵,路边茅草还割手”,这就是村民对当时农村公路的评价。
农村公路如何从“通达”到“通畅”?近年来,黄州区聚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采取PPP融资模式,全省首次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建立交通和乡镇、国土、林业、水利等多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农村公路三年攻坚战,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12年起,该区开始推行农村公路示范线建设,对“村村通”扩建或新建,路面宽度提高到5.5米至7米,农村路建设到哪里、绿化配套进到哪里、公交服务跟进到哪里,形成县、乡、村道S型环绕圈、O型循环路和Y型连接线。
目前,黄州区1469公里农村公路管养率达到100%,路面宽度不低于5.5米,95%的自然塆通水泥路,农村客运运营率达100%。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因道路畅通“满盘皆活”。吸引人气、带动产业、助推扶贫、发展旅游、美化乡村,乡村振兴开始驶上快车道。(尹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