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英山县草盘镇牛岭红天麻专业合作社挤满出售天麻的商贩和药农,合作社负责人肖开心兴高采烈地告诉笔者,今天已经收购天麻3000多公斤,英山药材已成为助力偏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英山地处大别山南麓,位于北纬30℃,森林覆盖率72%,境内生长着1181种天然药材,适宜人工种植的常用中药材达300多种,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40余种,药材品质以道地而著名,苍术、茯苓、石斛产品以其独有的理化指标闻名全国,享有“大别山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宝库”美誉,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茯苓产地和湖北“三大药库”之一。近年来,该县把药材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在药材产业上五指联动、硬招频出,狠抓种药意识、药材基地建设、引进药材市场主体、药材品牌培育、奖补到位,走出一条药材产业振兴崛起之路。
结合全县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成立全县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包括16个全额财政编制由县政府直接管理的正科级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现代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工作重中之重,扩大种植规模,强化科技支撑,注重品牌打造,健全流通体系,促进英山从中药材产业大县向产业强县跨越。
围绕“绿色+道地”中药材特色,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建立优质种子种苗基地。围绕苍术、桔梗、石斛、柴胡、栀子、香榧等道地特色品种,建设示范基地。围绕栀子、紫薇、菊花、油牡丹、果桑等观赏性品种,举办尝花旅游节、果桑采摘节,建设药旅融合示范基地。围绕苍术、石斛、茯苓、天麻等食用性品种,建设药食同源示范基地。全县连片50亩以上示范基地有300多个,连片基地面积5万亩。
全县每年整合5000万元资金支持药材深加工企业。组织银企合作对接会,贴身服务,为药材企业融资达5亿元。在财政税收、土地使用、投资审批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致力打造周边最优、全省最佳的企业落户环境,引进了北京同仁堂、湖北九州通、天津红日等知名企业来英山安家落户。
叫响“康养英山,药材之乡”品牌,支持企业开展GMP认证,深入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创建。目前,“英”字牌茯苓精片获批国家出口免检产品,“英山苍术”“英山天麻”“英山石斛”“英山桔梗”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英山‘楚吉’牌茯苓”已获全国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品牌。2017年9月,在成都举办的、有着药材产业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基地共建联盟大会上,英山药材产业发展经验引起广泛关注,英山中药材正式登上国际平台。
该县出台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奖补性政策,连续两年实施中药材基地建设奖补。凡是集中连片新发展药材面积20亩以上者,县政府按实际面积、按不同品种,分别给予每亩200元至500元奖补;每成功申报一项省级以上“三品一标”产品,政府补助20万元;针对茯苓、天麻袋料栽培新技术示范应用和中药材繁苗基地,提高奖补标准到每亩1000元,极大促进了全县中药材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英山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年产药材6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利税过亿元。英山中药材被确定为湖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湖北省中药材产业集群创建单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全县40万群众脱贫致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谭文 肖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