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黄梅县榜上有名。这是该县继获得2008年—2010度、2011―2013年度、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后,第四次获此殊荣。
黄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禅宗祖师传说四张国家级“非遗”文化名片。多年来,黄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发展,在全县广泛开展黄梅戏、黄梅挑花等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推广活动。该县每3年举办一届黄梅戏艺术节,把送戏下乡纳入全县十件实事之一,2017年投入财政资金300万元,开展了520场“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该县还通过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形式开展黄梅戏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目前,全县有黄梅戏专业剧团1个,业余黄梅戏剧团41个,拍摄了25集古装电视剧《黄梅戏宗师传奇》、全国第一部佛教黄梅戏电影《传灯》。《离巢凤》、《奴才大青天》、《传灯》、《天上掉下爹》等多部黄梅戏舞台剧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屈原奖”等60多项奖励。
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组织开展了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全国共有175个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被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吴句兵 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