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黄冈要闻 >> 正文

湖北黄冈:文旅融合圆梦乡村振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9/5/27

“春看山花烂漫,夏观流云飞渡,秋赏万山红遍,冬览林海雪原”。黄冈背靠大别山,面向大长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

以融合发展为主线,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全市实现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双增长”,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亿元。文化旅游已成为黄冈经济增长新引擎。

开拓美丽公路建设美丽乡村

“一日二三里,停车四五回;看了黄冈景,永远不想走;走了黄冈路,暂时不想来。”这个民间顺口溜,是当年黄冈大别山旅游交通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黄冈市文旅局副局长程建华介绍,那时70%的景区大巴车难以直达,交通不便,旅游线路单一,严重影响红色、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

为了打通旅游道路不畅这个瓶颈,黄冈市政府勒紧裤腰带投资13.89亿元用于旅游公路建设。2011年建成长达458.6公里,横贯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7个县市的旅游公路,将全市38个主要景区串成一条黄冈旅游业“经济项链”。

着眼于带动乡村振兴发展,让“农民”变“市民”、“庙堂”变“礼堂”、“盆景”变“风景”,带动当地农民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黄州区交通公路部门采取了“美丽公路+五”新路径,即“美丽公路+镇村”“美丽公路+产业”“美丽公路+旅游”“美丽公路+电商”“美丽公路+文化”五种新方式,带动200多能人回乡兴业创业,并签约项目30多个,金额达10.9亿元。

聚焦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油菜花黄灿灿,麦苗儿绿油油,田野是一幅明媚的油画。当年受纺织行业下行的影响,以纺织产业作为村级经济主要支撑的华家大湾曾萧条一时,而如今这里却成了“诗与远方”的明星村。

2015年,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华家大湾开始大规模环境整治,建设配套设施,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种植景观树、硬化文体广场、建设文化长廊等。

2016年,华家大湾被纳入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促进乡村旅游市场的活力,华家大湾村党支部书记陈华明专门聘请专业公司制定建设规划,利用山水和人文资源,做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华家大湾依托鑫民商贸股份有限公司,推进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书写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先后建设旅游景观,主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目前,华家大湾吸引参观的游客每年近百万人次,实现年产值300多万元。用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华家大湾打造了湖北实践的“黄冈样本”。

发展全域旅游锁定金山银山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大别山的风采写照;大美黄冈、别样精彩,是黄冈全域旅游的口号。对比12年前,黄冈年接待游客从500万人次增加到3650万人次。为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黄冈在5月9日至12日举办了2019年大别山(黄冈)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和2019年大别山(黄冈)世界旅游博览会。

在开幕式上,黄冈推出旅游精品系列之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十大精品旅游商品、十佳旅游摄影点,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表示,这次旅博会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着力打造一个从大别山走向世界的“旅游+”合作平台、交易平台、推广平台。

黄冈以“强工兴城、强农兴文”为发展重点,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旅游+”;以红色、生态、文化三大旅游为主题,用红色精神感召市场,以绿色生态拓展市场。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邱东旭表示,通过文化和旅游多种方式融合的模式,将黄冈打造为有较大影响力、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综合旅游地。据统计,2018年,黄冈市接待游客超过3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50亿元,连续11年保持20%以上双增长,旅游综合实力已居全省第4位。

黄冈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置办“地标优品宴”,菜品、饮品全用黄冈地标优品制作,浠水望天湖鳜鱼、罗田板栗东坡肉、黄州萝卜焖牛腩、麻城鱼糕烩蛋胶、黄梅青虾甜豌豆……有外地客人说:“第一次来黄冈,没想到这里美食这么诱人。”也有原籍黄冈的客人感慨,找回了“儿时的味道”。

黄冈合理、科学开发地理优势资源,以文旅融合为支点,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魏昊星王静颖 汪海燕)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26号 邮编:438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