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6月17日入梅以来,我市接连遭遇 9次强降雨袭击,给工业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全市上下齐心、八方驰援、科学应对,工业企业抗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积极自救 将损失降至最低
“企业因厂区内涝、道路运输不畅,间接损失200万元。现在当务之急是抓紧生产,按时向客户交付订单。”7月16日,黄冈新希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负责人文龑卿告诉记者,面对暴雨带来的渍水、厂区房屋墙面损毁等问题,企业正积极生产自救,要把损失“抢”回来。
在湖北正茂公司,企业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加紧作业,赶抢订单。此次汛情中正茂公司主厂区受灾影响较小,二厂区虽未进水但由于地势相对较低,周边道路积水严重,厂区职工通行不便。出于安全考虑,该企业停工7天,如今开足了马力重新恢复生产。“耽误了一个星期,如今生产已恢复正常,正忙着赶订单。”湖北正茂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建说。
在湖北新明珠绿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已看不到渍水痕迹,工人们正抓紧生产。回忆洪水侵袭的情景,公司负责人记忆犹新。由于洪水突然来袭,公司仓库及煤仓货物被浸泡冲走了一部分。公司车间所有人员加班加点,连续奋战36个小时,才把剩下货物转移到高处,将损失降至了最低。
“此次我市大部分工业企业受灾主要是因为内涝,必须抢抓时机,组织企业生产自救,抢排渍涝,尽快恢复生产。”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只有加强自救,迅速恢复生产,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闻“汛”而动 各方紧急救灾
按照市委市政府“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要求,我市工业战线闻“汛”而动,统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将服务企业的重点迅速转移到帮助企业防灾减灾、恢复生产上来。
市经信局迅速组建3个工作队,分别负责南湖工业园、黄冈产业园、黄州化工园的企业防汛救灾工作。工作队全天候在园区巡查,先后协调黄冈产业园管委会、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帮助企业疏通管网、恢复设施,指导帮助科峰传动、新希望饲料、伊利酸奶等企业防汛排涝,增强战胜灾害、生产自救的信心和决心。
浠水优彩科技公司厂房严重积水,浠水科技经信局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撤离,商定处理灾后事宜。针对公司积水问题,积极同散花示范区联系,安排2台抽水泵帮助该公司抽排厂房、院内积水,尽量减少内涝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蕲春第一时间启动了“二级响应、一级部署”,全力投入防汛抢险,一方面组织工业企业防汛抗洪,一方面组织工业企业排渍排涝、抢修设备、清理物资、组织资金,开展生产自救。到目前,湖北香江电器、湖北艾艾贴、湖北赛尚服饰、鼎艾科技等12家工业企业恢复正常生产。
龙感湖管理区在全力保障电力安全情况下,调用挖机疏通就近沟渠,筑起临时围挡,增设多台临时水泵向厂外抽水,协调洋湖、沙湖办事处提升泵站抽排能力等措施,帮助受灾严重的丰帛纺织和成屹纺织及时排除厂区内涝,解决9个车间约60000平方米的受灾问题。目前大部分受灾企业厂房积水已排干,正在检修机台,逐步恢复生产。
武穴迅速成立市工业企业灾后恢复生产领导小组,积极协调园区、电力、住建、交通等部门,迅速排除积水、恢复供电、清理淤泥、通畅道路管道,确保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保障。
截至7月15日,我市共架设10KV电杆16基、低压电杆40基,安装变压器43台,安装低压配电柜28台。支援黄梅、蕲春、红安等地的发电机(车)已投入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汇聚抗灾救灾合力的一系列保障工作正加快推进,为企业复工生产奠定基础。
乘风破浪 在恢复中积聚能量
黄冈化工园、黄冈产业园的污水处理厂被淹,无法正常运行,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黄冈鲁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停产半个月,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2500万元。
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内涝比较严重,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1200万元。
转移物资、抽水排涝……尽管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但企业受灾对正常工业生产仍然产生了巨大影响。
截至7月15日,全市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工业企业455家,累计造成损失13.17亿元。
灾情再重、困难再大,但目标不减、任务不变。伴随灾情缓解,我市各地各部门不等不靠,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迅速把精力转移到灾后恢复上。
全天候巡查排险、备勤值守,通宵疏捞抢排渍水、打通出行通道……一队队人马及时救援,一批批企业恢复生产,全市各地的防汛救灾行动背后,是无数人不惧风雨、迎难而上的责任与担当。
摸清灾情,加大帮扶,反映企业困难,争取政策支持……一道道命令精准下达,一条条措施严格落实,全市加足马力恢复生产行动背后,是各地乘风破浪,恢复生产的信心与决心。
淹没的是土地,生长的是希望。在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中,全市上下一心帮企业度困,遭受损失的企业都已经从“伤痛”中回过神来,尽快恢复生产,尽量降低损失。
目前,我市多数受灾工业企业已排除渍涝,生产秩序正在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