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疫后重振补短板项目再传捷报!10月26日8时38分,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工程项目在黄冈产业园长江一路南端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被纳入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项目笼子,是我市“十大工程”补短板重点项目,也是全省在鄂西北、鄂东南、鄂西南建设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项目,被省应急管理厅赞为“黄冈速度”“黄冈担当”。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刘雪荣出席仪式并宣布基地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闸源虹分别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易先荣主持开工仪式。
省市共建共管,立足黄冈,辐射鄂东
全面提升鄂东南地区应急救援能力
湖北省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投资概算4.9991亿元。主要建设“一个机构、四个中心”。即:应急指挥机构、综合救援中心、物资储备中心、培训演练中心、航空保障中心。
基地立足黄冈,辐射鄂州、黄石、咸宁,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则,建设工期为27个月,2020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二期后续建设计划2022年12 月建成。
邱丽新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我市疫情汛情叠加,暴露了我市应急物资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明显短板。省委、省政府以疫为鉴,以灾为镜,把推进应急管理基础项目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则,湖北省鄂东南(黄冈)应急救援基地项目顺利启动,必将补齐鄂东南区域应急救援工作的短板,必将极大提升鄂东南地区救灾物资和装备储备能力,必将为保护鄂东南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闸源虹在讲话中强调,今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疫为鉴、对标对表,抢抓中央支持湖北疫后重振一揽子政策重大机遇,聚焦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核心职能,统筹谋划包括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在内的一系列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正在蹄疾步稳推进实施。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率先开工建设,标志着全省应急救援基础保障能力提升迈出坚实步伐,必将对其他地市相关重点工程建设发挥引领促进作用,必将为黄冈乃至鄂东南片区提升应急基础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基地落户黄冈背后的“黄冈速度”“黄冈担当”
作为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之一的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缘何落户黄冈?
3月12日,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湖北省促进经济 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在鄂西北、鄂东南、鄂西南建设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
拥天时。抢抓机遇,推进疫后重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果断决策整合正在筹建的黄冈市应急综合救援基地资源,在项目选址、土地划拨、启动资金上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刘雪荣、市长邱丽新亲自研究部署,亲自过问,抓紧项目推进,常务副市长易先荣亲自到场调研,多次督办解决实际困难。市应急管理局闻风而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黄冈高新区产业园等部门合力攻坚,主动谋划,抢抓时机,率先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并多次向省应急管理厅、省发改委汇报,得到省应急管理厅的大力支持,成功争取该项目落户黄冈。2020年8月11日,该项目被纳入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项目笼子,成为我市“十大工程”补短板重点项目之一。
秉地利。黄冈地处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水,境内集一江、六水、百湖、千库于一域,森林覆盖面积达43%,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市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和安全形势严峻,应急救援任务异常繁重。同时,黄冈版图面积占鄂东南区域总面积的52%,人口占鄂东南区域总人口的54%,均超过鄂东南区域一半以上,在鄂东南地区至关重要。
闸源虹在讲话中说,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作为省、市共建的重点工程,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广大干部群众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做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前期工作,付出艰辛努力,充分体现了“黄冈速度”“黄冈担当”。
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未来的“大发展”。省、市领导,在讲话中都要求,市应急管理局和建设单位树立精品意识、质量意识,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精细管理、狠抓质量,力争早日竣工、早见成效,努力打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样版工程,力争把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行业标杆。
湖北省鄂东南(黄冈)应急救援基地
湖北省鄂东南(应急)救援基地位于黄冈市黄州区邾城大道以东,万福路以北,建筑面积79993㎡,计划总投资4.9991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个机构、四个中心”。即:应急指挥机构、综合救援中心、物资储备中心、培训演练中心、航空保障中心。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区域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资源调度等任务;综合救援中心按“尖刀队伍”标准建设,发生重特大事故灾害时,第一时间投向灾区执行抢险救援救灾任务;物资储备中心主要负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器材储备和调运;培训演练中心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员、骨干队伍以及企业、社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实战轮训等任务;航空保障中心主要负责救援力量和物资空中快速投送,以及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任务。
按照省市共建共管原则,建设工期为27 个月,从2020 年10月开工建设,一期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二期后续建设计划2022年12月建成。(沈红星、王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