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黄冈要闻 >> 正文

探索两个“千人计划”融合新路径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黄冈日报    更新时间:2021/4/7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能人回乡“千人计划”引进了企业家、引进资本,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动能;教授回乡“千人计划”引进了专家、人才和技术,为黄冈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两个“千人计划”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何充分发挥黄冈在外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们的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能人回乡创业工作提质增效,实现能人回乡和教授回乡两个“千人计划”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月5日,市委书记刘雪荣主持召开2021年全市教授回乡暨能人回乡创业座谈会,105名从黄冈走出去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叙桑梓情深,共谋未来发展。

千名能人回乡搅动创业春潮

“黄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地方。封建时代,黄冈考取944位进士,占湖北总数的三分之一;革命战争年代,黄冈诞生200多名开国将帅;市场经济大潮中,黄冈出现一大批企业家,首届楚商大会上表彰20名企业家中,有5名是黄冈人。人才是黄冈最宝贵的财富,实施两个‘千人计划’,推动能人回乡创业,黄冈大有可为。”座谈会上,刘雪荣娓娓道来。

2018年4月6日,刘雪荣与来自全国29个省市30多个商会的86名黄冈籍企业家代表,在古城黄州共谋家乡发展。此后,每年清明节期间,利用在外能人回乡探亲的机会,刘雪荣都会主持召开能人回乡创业座谈会,向在外的黄冈游子发出引能人、盼回归、促创业的诚挚邀请。

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立足长远制定《黄冈市“三乡”工程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能人回乡创业工作纳入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年)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9-2023年)》,使其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市县乡三级通过寄家书、发慰问信、走访慰问、座谈商讨等方式,激发在外能人回乡创业热情。全市累计发放慰问信、公开信15万余份,走访能人2万余人次,召开各类能人回乡创业座谈会、项目推介会3300余场次。

“黄冈人去建设北上广深,谁来建设我们的家乡?”罗田燕儿谷生态观光农业公司董事长、黄冈返乡创业促进会会长徐志新曾在座谈会上喟叹。

如今,黄冈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更是事业腾飞的起点。

袁夫稻田(湖北)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袁勇刚在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创建的袁夫稻田项目即将迎来四岁生日,公司产品遍布20个省64个城市,如今正在朝着2025年实现17.5亿元产值的梦想奔跑。

湖北小野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陈小野曾在广东林科院生物所工作多年,从事植物克隆的研究和生产。2019年,小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浠水县清泉镇金宝山村,以白芨打造全产业链,为红安苕、蕲艾搞好服务,以草莓脱毒填补湖北市场空缺。复工复产几个月,本地市场发展的白芨订单超过3000亩,目前,面积还在增加。“通过技术合作和市场定位解决产业痛点,回来发展我看到无限希望。”他在座谈会上分享回乡创业心得。

上海市黄冈商会会长、上海康甲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敦银把上海的资本引进蕲春,投资建设李时珍百草园。他表示:“吾心归处是黄冈,叶落归根还是黄冈。回家乡投资的感受就和养孩子一样,有诸多期盼和惊喜!”

“今天我们漫步在长江堤岸,看着家乡山美水美,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绩,内心十分自豪。”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副书记成金华由衷感叹道,“将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招才引智、项目投资等方面,为家乡的发展多作贡献。”

两个“千人计划”顺应时代潮流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一封封满怀深情的家书,一场场推心置腹的座谈,一次次饱含诚意的登门拜访,一个个典型榜样的现身说法,在外黄冈能人深切感受到家乡创业回归的深情召唤和真情期盼,也点燃了160万黄冈游子回乡创业的激情。

三年坚持不懈,能人回乡“千人计划”增强了乡村造血功能,为助力我市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年来,全市坚持用工程措施和招商引资办法,吸引黄冈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取得每年实施千人计划、签约千个项目、引进千亿投资、带动千家万户等“四个一千”的丰硕成果,产生带来资金、技术、人才、观念、收入等“五个带来”的积极效应。

三年来,要素双向流动,工商资本和农村资源相结合,900多亿元项目资金投向田园综合体、现代种养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涵盖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缓解乡村发展失血、缺血困境。

三年来,农村环境改善,回乡创业能人带领群众动手整治乡村环境,改变群众生态环保观念和生产生活习惯,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

三年来,就业渠道增加,采取“创业项目+扶贫车间+贫困农户”模式,把项目总部建在城镇园区,把生产车间建在村组地头,带动农民依靠土地流转得租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劳务务工得薪金,全市回乡创业项目共带动建设扶贫车间229个,吸纳就业10.6万人,带动贫困群众就业3.2万人。

在外创业的能人们带回了项目和资本,可是技术、人才还是相对短缺。这个问题如何破解?

从黄冈走出去13名院士、480名研究员、3942名教授、12329名专家教授,这些英才是黄冈的骄傲和荣耀。如何用好人才资源,让人才和项目、技术和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1+1大于2”的强大效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去年11月13日,在全市能人回乡创业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场推进会上,刘雪荣首次提出实施教授回乡“千人计划”构想;12月7日,全市教授回乡“千人计划”工作动员视频会召开,全面启动又一个“千人计划”。

短短四个月,全市共签约教授回乡项目121个,其中投资类项目23个,科技创新类项目48个,社会事业类项目50个,引进专家教授144人。

怎样更好让两个“千人计划”有机融合?

“形成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编制产业规划,激活人才资源,发起产业基金,加强组织领导,从战略、人才、资金和组织方面进行着力。”

“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民宿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洪国安、胡明东、喻晓红、黄月平等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代表们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刘雪荣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向全国黄冈籍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们发出深情呼唤:“黄冈人才济济,只要振臂一呼,就能应者云集;只要有星星之火,就成燎原之势。希望在外发展的黄冈能人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乡,持之以恒地推进两个‘千人计划’,久久为功,为实现‘两个更大’发展追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汪秀玲)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东门路126号 邮编:438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